风物长宜放眼量,中欧班列吹响发展的号角

  昨天凌晨3点40分,一列满载着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海安站缓缓驶出,奔赴万里之外的越南河内。这是农历兔年长三角开往东盟地区的首趟中欧班列,共装载集装箱35个,货物包括PVC加工助剂、地垫、纸品、轮胎等,江苏本地企业生产的货物比重达80%。据了解,中欧班列(海安-东盟)正式列入铁路列车运行图后,实现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常态化开行。预计72小时到达广西凭祥口岸,5至7天即可到达越南河内,比海运减少了近一半时间。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为长三角及沿江沿海区域外贸企业敢干提供了基础、增强了信心。(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引擎不息,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不断增开班次、拓展线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开辟了欧亚大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陆路运输和国际贸易通道,已经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海安市立足“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全市发展布局和产业体系更加明晰,海安是全省仅有的两个落户县级城市的省级枢纽、仅有的两个铁路二级编组站之一,作为中欧班列新计入铁路运行图运行的第一站,海安市立足“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全力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曾经的丝绸之路伴随着隆隆汽笛声重新焕发生机,更多的品类货物以更快的速度,更优惠的价格到达更多沿线城市,新线路的开通拓展了新的政策和经济沟通,带动了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疫情影响使得前些年经济发展受到重创,如今是防疫新阶段,新的线路开通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回暖,中欧班列加速跑,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架起了互利共赢的“黄金桥”。

  据统计,2022年,海安实现外资到账2.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0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9000万美元,枢纽优势凸显。如今新线路的开通有效地扩展国际物流全程业务,加大境外回程货源组织,更加全面释放陆港枢纽优势。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两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诗篇。今天,中欧班列横跨万里版图跑出“加速度”,传递中国对外合作的脚步前进不缀,风物长宜放眼量,发展是进步的唯一途径,传递出大国风范和互利共赢的讯息,火车汽笛声声,驶向美好未来。(岳张鑫双)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