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市特殊教育学校:学史力行践初心 送教上门暖民心

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职工为孜巴捐款
“老师您来啦!这么久没去学校,我太想大家了……”4月6日,见到送教上门的教师,市特殊教育学校五年级(1)班学生孜巴(化名)高兴地说。因术后康复,她好久没去学校上学了。
当天,结合“学史力行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组织张立特殊教育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青年党团员教师,为不能到校上学的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一堂有趣的纸盘贴画课、一节言语康复个训课、一次生活适应课评估、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我有多爱你》……送教教师精心准备课程,让孜巴在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爱和温暖。
孜巴今年14岁,原先患有严重的脑部积水。经手术治疗后,她一直在家康复。两年前,孜巴的父亲意外去世,一家6口人仅靠母亲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
4月5日上午,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五年级(1)班班主任吾古丽阿依·艾尼在电话家访时了解到孜巴一家经济困难,就向学校领导进行了汇报。随后,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向全校教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学党史见行动,用实际行动帮助孜巴一家渡过难关。学校教职工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半天时间就捐献爱心款5060元。
当天下午,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立一行带着水果等慰问品来到孜巴家。当她将爱心款交到孜巴的爷爷加帕尔·热外都力手中时,老人感动地流着泪说:“感谢党和国家培养的好干部、好老师,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谢谢你们!”
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肉孜·阿力木发现,加帕尔夫妇还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他劝慰两位老人说:“你们要保重身体,有大家的帮助,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农忙时如果家里劳力不足,你就和我们联系。学校党支部会组织党团员教师来帮忙。”
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委员、副校长薛海涛是孜巴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亲戚。为进一步加深两家人之间的感情,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了孜巴家,让他们一起交流、玩耍。分享糖果、讲故事、做游戏……几个孩子很快就熟悉起来,房间里不时响起欢笑声。看着孩子们开心嬉戏,孜巴的奶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个善举不足道,但能化作炙热的暖阳温暖人心。送教上门,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重度残障孩子的一道桥梁。送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去了一份关爱、一份温暖。有党和政府的关爱,有各族教师的帮扶,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薛海涛说。
2020年以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多次组织党团员教师为全市登记在册的15名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让他们在家享受到了与在学校里一样的教育,有效提高了我市重度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为了让那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结合‘学史力行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会持续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送教上门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张立说。